2010年9月8日—10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科协与儿基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贵州省2010年度评审会暨2006—2010年终期评估会”在秋高气爽的凉都水城召开。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项目主任朱莞苏、项目工作人员孙练、陈琴、于平以及印江县科协项目主管周主席、项目工作人员阙斯贵、张德霞、水城县项目主管张家林副主席、 项目工作人员苏鹏等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六盘水市科协主席李珂参加。
六盘水市科协李珂主席致欢迎辞,她代表六盘水市科协感谢省青少中心对水城县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五年来,李主席应邀多次参与了水城县的儿基会项目工作,参与组织了对校外青少年的生活技能培训和其它活动,她认为该项活动对水城县校外青少年很有帮助,希望这项工作能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在省青少中心的指导下,继续办好办实,把这项工作深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会上,孙练同志介绍了儿基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工作在我省的实施情况,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按照儿基会总项目办的要求,依靠省、县级专家团队,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努力搭建跨部门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开展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省校外青少年团结合作和拚博奋进的精神,以及树立自信自强、不断探索的人生目标,逐步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质,此项活动也成为我省项目县农村青少年生活的亮点,受到中国科协的好评。随后,印江县科协副主席阙斯贵对该县2006—2010年周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介绍了本周期县、村举办各项活动情况,县项目办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实施电脑知识、摄影知识、法律知识、妇婴知识、旅游知识、地震知识等培训,还开展了县、村级体育运动会,完善7个学习中心制度,制订了设备、图书、体育器材的管理办法,并在活动中以实际案例见证了青少年的成长,带动了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城县科协张主席也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县长亲抓落实此项工作,成立非正规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由7名专家组成的县级专家组,在生产生活技能、体育生活、健康教育、技能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举例谈到一些校外青少年参加活动后一些想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如打工不如创业、辍学后要加强技能学习等,张主席也谈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校外青少年的流动性大,二是辅导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行培训,三是经费不足等等,他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最后,省青少中心朱主任感谢各项目县对项目工作的付出,感谢各项目县穿针引线,使校外青少年在活动中受益。她总结了本周期的一些工作经验和好的思路好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此项工作的成效,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大家总结好工作中的经验,整理好校外青少年成长的典型案例;二是按儿基会的要求做好财务的自查工作;三是注意做好学习资源中心的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四是注意收集项目工作、活动中的信息,并上报青少中心;五是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努力搭建跨部门合作平台。最后,朱主任对下一周期的一些项目工作动态、方向作了一些具体的介绍。
会议期间,各项目县对项目工作进行了一些交流。会后组织参观了前进村和大尧村的学习资源中心,了解青少年开展活动的情况,检查了电脑、相机等项目设备的使用情况,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资料存档的情况、图书的阅读情况,与村辅导员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还在前进村组织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乡村”科普活动。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分成几个组,兴高采烈地搭建了各种形状的动物图案,看见自己手上的作品,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此行,我们为这所村小学的同学们带去了价值二千多元书包、笔、本子、棋类、文具等,现场发放给同学们,他们好奇地围着我们,害羞地问这问那,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我们从中也感到了欣慰。
最后,我们回访了08年参加全国童梦圆夏令营活动的何永群,并和她进行了交谈。她现在水城前进村开了个农家乐小饭馆,每月收入二千多,心里很开心。这次从北京回来的朱林,通过活动树立了自信,她考到了师范学校,进入宽敞的教室专心的学习,完成将来想当老师的愿望。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校外青少年与她们一起在人生的舞台上成长,她们真诚感谢为他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并表示不会放弃希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拚博。我们也真诚地祝福她们,希望她们能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辉煌人生。
(作者: )